美國重返月球,半個多世紀以來終于再次登上月球表面。
美國東部時間2月22日18時23分,美國直覺機器公司(Intuitive Machines)“奧德修斯”著陸器在月球南極附近著陸。該公司已確認“奧德修斯”是直立的并開始發(fā)送數(shù)據(jù)。
這是美國自1972年阿波羅17號登月以來第一個在月球表面軟著陸的航天器,也是私營企業(yè)首次登陸月表?!岸嗝磦ゴ蟮膭倮?,奧德修斯登上了月球。”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局長比爾·納爾遜(Bill Nelson)稱贊這一壯舉是“全人類的巨大飛躍”。
不過著陸過程也遭遇了插曲,著陸器上的激光測距儀無法正常工作,只得啟用臨時解決方案。
著陸遭遇插曲
此次任務代號為IM-1,著陸器“奧德修斯”這一名稱取自希臘神話中著名的航海英雄。著陸器于2月15日搭乘SpaceX獵鷹9號火箭在佛羅里達州肯尼迪航天中心升空,計劃登陸月球南極附近的Malapert A隕石坑周圍。
該著陸器是一個六邊形圓柱體,有6條著陸腿,直覺機器公司曾表示,著陸器主體大約是一個老式英國電話亭大小。滿載推進劑時著陸器重約1905千克。它為NASA攜帶了6個儀器,其中,絞線機的一個激光反射陣列將作為未來著陸器的精確地標;基于激光雷達的新型傳感器將測試新的著陸技術,精確測量著陸器降落到月球表面時的高度和速度;一個無線電導航信標將有助于測試自主著陸和定位技術;一個低頻無線電接收器可用于測量月球表面附近帶電粒子對無線電信號的影響。
“奧德修斯”于2月21日按計劃抵達月球軌道。在最后的著陸過程中,“奧德修斯”的自主導航系統(tǒng)出現(xiàn)問題。工作人員發(fā)現(xiàn)“奧德修斯”上用于確定高度和水平速度的激光測距儀不能正常工作,于是團隊讓“奧德修斯”載有的NASA科學儀器投入使用,用NASA的激光雷達技術在下降和著陸過程中收集數(shù)據(jù),著陸嘗試由此推遲了兩個小時。這個臨時的解決方案要求團隊在地面設計一個軟件補丁,并傳送給“奧德修斯“。最終,方案起作用了。
美國東部時間22日18時11分,“奧德修斯”啟動了主引擎,進行了關鍵的11分鐘燃燒,減小著陸器向月球表面下降的速度。18時23分,“奧德修斯”在距離月球南極約300公里的Malapert A隕石坑邊緣附近著陸。不過,團隊花了15分鐘才捕捉到“奧德修斯”的信號,證實著陸器已著陸。
“奧德修斯找到了新家?!?任務主管蒂姆·克萊恩(Tim Crain)表示,“我們可以毫無疑問地確認的是,我們的設備在月球表面,我們正在發(fā)送信號?!?/p>
比爾·納爾遜說,這是半個世紀以來美國首次重返月球。
直覺機器公司隨后表示,在排除通信故障后,飛行控制人員已確認“奧德修斯”是直立的,并開始發(fā)送數(shù)據(jù)?!艾F(xiàn)在,我們正在努力從月球表面下載第一批圖像?!?/p>
接下來,“奧德修斯”計劃在月球表面運行大約一周時間,直到寒冷的月夜降臨。
美國重返月球
除美國外,目前僅有蘇聯(lián)、中國、印度,以及近期的日本登陸過月球。
上世紀六七十年代,月球是美國航天頻繁訪問的目標。這不僅僅是出于科學上的好奇,讓宇航員登陸地球最近的鄰居被視為國家安全的當務之急,這是冷戰(zhàn)時期展示美國相比蘇聯(lián)更有技術優(yōu)勢的方式。據(jù)space.com報道,1969年至1972年,美國通過6次阿波羅任務將12名宇航員送上月球表面。
半個多世紀前的阿波羅17號是NASA最后一次載人登月任務,當時宇航員吉恩·塞爾南(Gene Cernan)和哈里森·施密特(Harrison Schmitt)登陸月球表面。在阿波羅時代之后,美國發(fā)射了一批月球探測器,其中美國月球勘測軌道器自2009年以來一直在繞月飛行。不過登陸月表不再是首要任務。
直到2017年12月,當時的美國總統(tǒng)特朗普命令NASA在不久的將來送宇航員回月球,這一指令催生了“阿爾忒彌斯” 重返月球計劃。“阿爾忒彌斯”的目標是在本世紀20年代末之前,在月球上和月球周圍建立長期可持續(xù)的人類存在,并利用在此過程中獲得的知識幫助宇航員在本世紀30年代末或40年代初到達火星。
為此,NASA建立了商業(yè)月球有效載荷服務計劃(CLPS),從美國公司制造的月球著陸器那兒訂購“車票”,送科學儀器前往月球。這就是直覺機器公司的用武之地,這次任務中,NASA向直覺機器公司支付了1.18億美元運輸有效載荷。
“奧德修斯”的到來不僅意味著美國半個多世紀以來終于再次登上月球表面,也標志著商業(yè)制造和運行的航天器首次在月球上軟著陸,此次任務還是CLPS的一部分,像IM-1這樣的CLPS任務正在為NASA“阿爾忒彌斯”計劃鋪平道路,讓NASA更便宜、更頻繁地執(zhí)行更多任務。NASA官員曾表示,通過在月球表面建立供“阿爾忒彌斯”宇航員使用的基礎設施網(wǎng)絡,這些商業(yè)任務將為NASA未來的登月奠定基礎。
IM-1任務背后的直覺機器公司成立于2013年,聯(lián)合創(chuàng)始人、總裁兼首席執(zhí)行官斯蒂芬·阿爾特姆斯(Stephen Altemus)曾是NASA約翰遜航天中心副主任。不過,依賴規(guī)模較小、經(jīng)驗不足的私營企業(yè)也有風險。今年1月,Astrobotic公司的“游隼”號商業(yè)月球著陸器發(fā)射了CLPS的首批有效載荷。但這次登月嘗試以失敗告終。發(fā)射后不久,“游隼”號就遭遇異常,推進系統(tǒng)出現(xiàn)故障,阻礙登月。10天后,“游隼”號飛回地球,在大氣層中燃燒殆盡。